广元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
广元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>> 首页 >> 信息内容
【奋斗】易明清:以热爱为名 筑就交通之魂
[ 上传单位:办公室    更新时间:2022/5/25    报送单位:办公室 ]
  从17岁青葱少年到华发渐生的花甲老人,因为热爱,广元市交通投资集团(以下简称广元市交投集团)副总工程师易明清42年来长期扎根工地一线,修桥、铺路,足迹遍布广元四县三区,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广元市交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
  初见

  精神奕奕 爬高130米毫不怯场

  近日,一夜春雨后,站在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摆宴坝嘉陵江大桥项目建设现场,湿冷的空气让人感觉瑟瑟发抖。

  抬头遥望摆宴坝嘉陵江大桥主塔塔冠,130米的高度落差使塔冠上忙碌的工人在视觉上缩小成芝麻大的身影。二十分钟后,摆宴坝嘉陵江大桥副指挥长兼总工程师易明清从塔冠回到地面。

  一身红色工装,头戴白色安全帽,微微驼背,走路带风,黝黑的脸上始终带着笑容,“硬朗”一词瞬间出现在记者脑海,仔细观察易明清双手,皮肤粗糙如树皮,老茧布满10个手指。“我这就是典型的劳动人民双手。”易明清笑着说,摆宴坝嘉陵江大桥主塔高130米,如不乘坐电梯,爬一次需要27分钟,而他天天最少爬两次。

  “60岁”“130米高”“一天两次”……关键词频频来袭,记者被深深震撼,对于易明清来说却是家常便饭。他深知自己作为业主负责人使命在肩,责任重大,修桥铺路是一件惠民利民,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,切不可因自己的懒惰和不负责出现一丝纰漏,酿成严重后果,爬塔已成为一种工作习惯。

  敬佩

  收官之作 3年呕心沥血情怀满满

  还有10个月,易明清将正式退休,摆宴坝嘉陵江大桥也将成为他的“收官之作”。从2019年9月开工至今,易明清一直坚守在项目部,逢年过节也不例外。

  今年,易明清仅在除夕前一天和家人吃饭聚了聚,便呆在项目部未曾离开,在他看来,工地在哪儿,除夕便在哪儿。不仅如此,每天早上6点,易明清都将准时出现在摆宴坝嘉陵江大桥工地进行全线巡察。整个工地分上下两部分,共计2.67千米,巡视一趟需一个小时,易明清的微信运动显示每天步数都超一万步。

  摆宴坝嘉陵江大桥是广元市唯一的独塔、双索面、密索体系斜拉桥,意义非同一般。“我从事交通行业42年,摆宴坝嘉陵江大桥不但是我职业生涯的最后一项工程,更是对自我的一次挑战。”易明清感慨道,最近3年,他将心血全部倾注于该大桥的修建,就是希望能在退休前为广元人民修建一座地标性桥梁。

  深思

  源于热爱 坚守42年敬职敬业

  在摆宴坝嘉陵江大桥项目部,不少人都将易明清尊称为“易老爷子”,不仅因为年龄原因,更多是因为敬佩。

  从17岁就职于当时的广元省属养路段,到1994年更名为广元市公路管理局,再到现在的广元市交投集团副总工程师,多年来,易明清参与了广元市太多交通项目建设,早已成为同行眼中的“老交通”,既是广元市交通高速发展的见证者,也是参与者,早已记不清自己修过多少桥,铺过多少路。

  提及职业生涯中印象深刻的事情,易明清微眯眼,向记者细细数来:

  1986年修建广元市城市进出口道路,时任工程处处长,组织广元市第一次采取热拌沥青混合料摊铺城区路面工程;

  2012年修建广元“千里嘉陵第一港”红岩作业区(一区)一期工程;

  2016年作为项目负责人修建广元市第一个城市联拱隧道严家湾隧道工程;

  ……

  闲谈中,大家无意聊起广元港红岩作业区,易明清犹如化身电脑,数据张口就来,“广元港前沿码头岸线339米,9个结构段,宽度32米,高度22米……”时隔8年,数据还能记得如此清晰,让人不得不佩服。

  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

  谈及退休后有何打算?易明清笑着说希望能用自己42年交通修建经验为广元市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继续发挥余热,要坚守初心使命,在热爱中找到继续前行的方向和目标。

   来源:广元日报
  责任编辑:冉晓云 朱琴宇
打印本篇文章    关闭窗口

 

广元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